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首页>最新资讯

2024年度全国高等农林院校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研讨会召开

       529日,2024年度全国高等农林院校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研讨会在陕西汉中召开。会议以深化高等农林教育创新发展,助力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提升为主题,来自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多所涉农高校的校长、老师及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围绕新农科建设、耕读教育、数字教材、课程思政、国规教材建设等议题展开交流研讨,共话农业科技教育和人才培养。

1

我社党委书记、社长刘天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陈玉林,农业农村部科学技术司教育与人才处二级调研员王馨出席会议并在开幕式中致辞、讲话,我社副总编辑施维主持开幕式环节

2

农业农村部教材办公室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主任、南京农业大学原党委书记陈利根等12位专家学者围绕新农科建设等多个议题展开报告交流

高等农林教育是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教育优先发展的重要结合点,是农业农村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党的十八大以来,涉农高校在培养输送高素质农业人才、加快农业科技“冲关破卡”、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农业人才培养数量增长明显,农业科技创新实力不断提升,各涉农高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探索出各具特色、富有成效的产学研协作机制和农业科技服务模式。

会议指出,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时代背景下,高等农林教育如何更好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行业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当前,科技博弈已经成为国际博弈的主要战场,赢得国际竞争迫切需要涉农高校在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中勇攀高峰。同时,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的现代化,这迫切需要涉农高校在建设农业强国中勇挑重担,把握方位、找准定位,自领任务、自我加压。

会议强调,教材在人才培养中具有全面、综合和基础性的作用。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要求,编研出版更多高质量、高水平的一流教材是新时代教材体系建设的核心任务。理念先进、规范性强、集成度高、适用性好的示范性数字教材,能够牵引带动人才培养体系深刻变革、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推动高等农林教育创新发展、提升“三农”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作出贡献。

会议强调,涉农高校要进一步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供给,为科技保障粮食安全、创新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立足基本国情农情,强化农科教协同育人,推进产教融合,注重科教融汇,加大“公费农科生”定向培养。立足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擦亮涉农高校农字招牌,进一步厚植“三农”情怀、确保农业学科专业数量。全面推进新时代精品教材建设,助力涉农高校教育教学、农业人才培养,切实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实到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实践中。

本次研讨会由农业农村部教材办公室主办,中国农业出版社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承办,来自36所高校的110余位专家、老师参加研讨会。

合影

2024年度全国高等农林院校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研讨会在陕西汉中召开


(供稿:高等教育出版分社)

评论( 0 评论)